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海外需求的旺盛,特别是欧美国家在疫情期间通过大量发钱和降息政策刺激的消费繁荣,为拥有出海战略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佳绩,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实现了业绩的显著提升。然而,对于没有出海战略的企业而言,国内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形成了所谓的“内卷”现象。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引领着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长周期。高盛预测,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带来至少7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而这仅仅是其影响的冰山一角。人工智能不仅将推动经济增长,更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如同30年前的互联网,许多行业曾对互联网持怀疑态度,但最终不得不接受其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如今,各行各业都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把握这一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
在面临全球机遇的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产能过剩的谬论等,都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构成了障碍。在此背景下,中国不仅要巩固制造业和贸易比较优势,更要积极培育跨国投资优势、金融优势和科技优势。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出海,但我们的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自相杀价等问题,也亟需解决。中国企业应形成一定的价格联盟,提高在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从而为企业、员工和政府创造更多价值。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两个深度转型:供给结构的转型和就业结构的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过去几年中,将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必须得到纠正。服务业的发展和占比提升,不仅不会影响制造业的发展,反而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将大幅下降,而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在全球财富流向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企业如何创新转型成为关键。在软价值经济时代,研发创意、平台、内容创作者、流量创作者等将成为新的核心资源。未来,科技企业、平台公司和绿色发展的企业将成为市值巨头。因此,企业应积极构建支持产品和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利用场景创新、流量创造和叙事体验价值等软价值创造手段推动创新转型,以适应这一时代的变化。
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机遇与挑战,中国经济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与变革。只有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