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时代中,AI训练师作为一门新兴职业,被纳入了标准职业范围。AI训练师可以简单理解为,所有与AI训练相关的职业,具体指“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
在AI成为热门赛道的如今,卖课机构也随之兴起,不少培训机构将目光放在了二三线城市。在这些培训机构的宣传下,很多学员对AI的理解是,一门新兴行业,市场需求度高,但门槛没那么高。专科/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文理不限,机构包教包会。然而,不少培训机构为了提高通过率和满意度,会劝学员报考难度更低的职位或相关课程。还有很多机构会把“数据标注员”和“AI训练师”混在一起,但两者含金量相差甚远。许多不了解其中区别的小镇青年,稍不留神就会被绕晕。
近两年AI行业飞速发展,很多企业都在抢夺AI方面的人才,甚至开出年薪上百万的丰厚报酬。至于能否通过这一途径入职大厂、AI公司,目前还没有接触到这样的案例。I行业的招聘要求、流程同互联网行业差不多,学历、专业、学习能力都要符合一定标准,他们需要互联网+AI方向、对算法和产品都有理解力的人。在专业上,他们更偏向计算机、统计、工程类学科,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学历一般在硕士及以上,还很看重学习和突破能力。至于AI类技能证书,他们不会在意。
回到学术界,AI训练师的工作其实是生成式AI发展中的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就是需要AI训练师不断地“鼓励”AI生成的正确答案,“修正”AI的错误答案,从而让AI生成的内容更加准确。根据OpenAI内部训练师的分享,在找bug方面,人类训练师的成功率是25%,而CriticGPT则达到了惊人的75%!这简直就是妥妥地断人财路。虽然, AI模型“抄近道”、幻觉等问题还是困扰着这些AI巨头。
“AI教父”吴恩达也曾说道,真正的AI不该是用prompt来调动,而是自然语言。这也代表,AI和实际使用的用户之间应该做到直接沟通,并不需要其他“桥梁”。有很多人准备考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证书,想要转向AI赛道。但也不要“一股脑儿投入”,就现在的技术发展速度而言,极有可能还未就业,就已然失业。